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国人文化自信。
首页 > 专题活动 > 正文

蒋易翀老师:建筑风水学的智慧

作者编辑:admin发布时间:2023-07-24 15:12:49 浏览次数:74
 

风水,作为中国建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长期以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国内的建筑学与风水学相关诸方面研究的综述,发现其呈现出研究面广和研究论题与现实紧密结合等显著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应用性研究不够等现实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视,节约能源已经受到世界性的普遍关注,能源问题将成为本世纪的热门话题。

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水理论是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等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是以“自然、平衡、和谐”的原理来考察环境对人的影响。近年来房地产热潮,建筑风水学的应用逐渐兴起,通过研究卦象与方位的关系更多了解人与自然合一的基本易学思想,正确把握人与自然基本运动规律。

建筑风水讲究调和,不反大自然。风水里蕴含的是中国古人最朴素的生活向往和生态和谐观。

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历时14年建成,至今已沐浴600余年沧桑,在设计建造时便遵循了许多风水的规则,例如“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前朝指宫殿的前面是百官议政的朝堂,后市指皇宫后面有一个很大的交易市场,左祖指皇宫的左面,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右社则是皇宫的右面,是皇帝祭祀土地神、谷物神的社稷坛。“前朝”工作,“后市”生活,“左祖”祭祖,“右社”祈祷物产富饶,这种风水设计,在满足帝王宫殿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表达了国富民强的美好愿望。

在四合院等古建筑中的影壁墙,雕刻着各种图案、文字,营造出的吉祥气场,也对居住者形成影响,如牡丹荷花砖雕图案,牡丹寓意富贵,荷花寓意和顺。

虽然风水学在民居、园林等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最初风水只是在古人寻找墓地时使用,理论是葬地内有生气,可以为后人带来福祉。因此古人选择墓地时讲究生气凝聚,即风吹不到、有水流可以阻挡其流动的地方。以明十三陵为例,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前小河曲折蜿蜒。陵墓的基址平坦宽广,山上草木丰茂,地脉富有“生气”。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

“藏风聚气”、“山环水抱”和“龙真穴的”早已成为建筑风水的关键词,直接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古代风水理论中,中国建筑的选址的原则都应是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人居环境的最佳风水模式是:基址之背有主峰来龙山,并以群山为屏障,与大山相连通;基址两侧有扶手,前有河流蜿蜒而过,水前又有近丘远山相呼应;基址恰好在山水中央,内有千顷良田。此外,有龙、砂、水、穴、向等五大要点,都是在建筑选址中具体用到的。

一是寻龙。即是选山脉。既要从宏观形势出发,又要考量其生态环境的优劣。

二是察砂。基址四周之山被称砂,是基址主山的隶属山。其中“四神砂”是最有名察砂法,描述为青龙蜿蜒、白虎驯俯、朱雀翔舞、玄武垂头之态。在穿流基址的来处及去处的地带叫水口砂,一般会在此修庙、筑塔、建桥,美化这一天然屏障。

三是观水。即对地平面上下水源质量和水流的形态进行考察。最佳模式是内侧弯曲而成的弓形河流。

四是点穴。即选定基址地。是对环绕基址的山河进行综合考虑,对景和侧景的呼应关系进行统筹权衡,继而确定基址。

五是取向。即确定朝向,决定着通风、日照等。土圭法和直观星体法是早期的测方向方法,后来又诞生了司南、指南针等测定工具。

一言以蔽之,传统风水学是融合建筑、气象、生态、地质、地理等多门学科来对人居环境进行缜密选择的一门学问。

中国建筑风水学的核心乃“天地人合一”,即排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对自然环境的感应,指导如何生态科学地选址乃至建造,从而创造出中国从南到北、从西至东各具特色的城市布局、建筑风貌。相形之下,因受西方现代建筑的影响,我国现代的建筑特征日趋追求单一的形式之美,或追求的功能实用化,罔顾与自然、地域、历史条件的融合,造就了城市的逐渐趋同。

此外,当下正热的生态建筑,其理念即是把人、建筑、自然、社会当成一个生态系统,而建筑作为其中一环,必须协调统一才能确保整体的正常运行。这恰与风水把宅舍作为天地有机体的一部分,强调三者间的和谐,有惊人的相似处。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建筑生态学与风水学的步调颇为一致。

蒋易翀:男,自幼爱好易学及传统文化;喜读古今有价值的风水

书籍 ,研习姓名学、堪舆学、阳宅风水勘察调理、阴宅选地勘察立向。

他广交名人异士,得到多位高人点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服务和谐社会,为福主造福。

他把易经理论与客观实践相结合,将易学与现代的哲学、社会学有机地结合应用在一起。弘扬中华文化,做中华易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播者,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更好的促进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让伟大的华夏文化与世界文明相融相长!

蒋易翀老师现任:

世界易经总会风水师、会员,

中国国际易学联盟副主席,

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浙江省台州市分院院长

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浙江省宁波市分院副院长

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评审委员会委员,

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常务理事会副理事长,

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常务理事,

中华周易著名建筑风水学家,

中华周易著名风水学家,

互联网易学名师,

易学文化推广大使,

东方国学先锋人物,

国学文化守护之星。

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