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国人文化自信。
首页 > 专题活动 > 正文

九戒老师:道德经中的三段话,道尽天道玄机

作者编辑:admin发布时间:2023-07-27 13:53:51 浏览次数:60
 

古老的易学文化能流传至今,是因为有一代代的优秀传承人的付出与努力并肩负起文化复兴的重任,在这些优秀的传承人中有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易学家。

他,通晓古今而谦虚不已······

他,底蕴深厚而慎思慎行······

他,照亮迷途之人而和蔼可亲可敬······

他就是九戒堂国学文化研究院院长、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山东省菏泽市分院院长,九戒老师。

历史上孔子第一次会见老子时,老子还在周王朝藏书室中做史官。

这次会面孔子除学到了很多礼制制度外,对孔子感悟最深的应该是老子的这段话,这也正是“上善若水”的精髓。

两人离别时,老子指着黄河说道:“你为何不能学习水的德行呢?”

孔子不解,问道:“水的德行又是怎样的?”

老子回答说:“善行的最高境界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争名逐利,处于天下众生所厌恶的地方,反而更接近于道,这是谦虚的德行。江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成为百谷之王。天地之间,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水,但是它却能穿透最坚硬的事物,水滴石穿。可见,柔能克刚,弱能胜强。不见具体形状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可知,无言的教化和无为的益处更甚于有为。”

孔子恍然大悟,说:“先生的话使我茅塞顿幵。天下之人都高高在上,只有水处在下方。

天下之人都喜欢安逸,只有水处于艰险;天下之人都喜欢洁净,只有水处在污秽之中。

水趋向的处境都是天下人厌恶的,所以没有人能与之相争,这就是最高境界的善。”

老子接着说:“当你不与天下人相争时,天下将没有人能与你相争,这就是效仿水德行事。

水最接近于道,道无处不在,水无所不利。水避高趋下,从不回流,善于利用地势的起伏。

你看那深潭中的一汪碧水,表面淸澈而平静,却是那样的深不可测。

水也会有流失,但却从不会枯竭。

默默无闻的滋润万物,却不求回报,这就是水至善至仁的品格。

它遇到圆形障碍就绕其而行,遇到方形障碍就折回而走,遇到堵塞就暂时停止,一旦出现决口就浩荡奔流,这就是水的信誉。

它能洗涤肮脏污秽,能使崎岖的地势趋于平缓,这就是水的能力。

它用浮力载物,用清面照人,用坚毅的恒心克服障碍,这就是水的长处。

它日夜而人、贤人和聪明的人都善于选择时机,能随机应变、顺天应时,就像皓皓明月,静观世事沧桑。

你现在冋去,应该戒骄戒躁。

要不然,你人还没到,名声就已经传来,身体还未动,声势已经先行,张张扬扬,就像老虎走在大街上。

这样,谁还敢用你呢?”

孔子听后恍然大悟。

第二次会面。两人第二次会见,是在老子辞官回到故乡苦县曲仁里。

这次会见,两人谈到了仁义,但老子并没有认同孔子所言的仁义。

在老子看来,这扰乱了人的本性,人应该顺应自然。

老子说:“人出生在世界上是—种自然现象,因此人的行为也要顺应自然规律。

你看,天地按自然规律运行,日月星辰按次序周而复始的运转,飞禽走兽按彼此的生存之道和谐共处。

这并不是人为的刻意安排, 而是它们遵循自然之理,按天性生存、发展。”

人生于宇宙之间,和天地万物一样有属于自己的生存之理。

人的生、死、荣、 辱,都应遵循自然之道。

顺天而行,顺理而作,任凭人们按自己的喜好自得其乐,人的本性就显示出来了。

人为的标榜仁义的结果,只能离仁义越来越远。

你苦苦求索仁义,意在实现人的本性,可结果却适得其反,扰乱了人的本性。”

第三次会面。

两人第三次会面是在很多年后了,此时孔子已闻名于世,老子隐居于世。

这次,主要探讨的是何谓天道。

对此,老子说:“阴阳之道,深不可测,人有眼睛却看不见,有耳朵却听不到,有语言却不能传授,是平常人的智慧所不能理解的。

因此,所谓的得道并非真正得道,而只是体道。

假若你像认识宇宙中的有形事物一样去认识它,借助于眼、耳和语言,那将永远无法懂得道。

求道的关键在于内心的觉悟,如果内心体悟不到道的存在,道将不能保留。

心中体悟到了道的存在,还要在现实中进一步印证,得不到现实印证的道,不能畅通无阻的前进。

这就是得道的圣人虽内心有所领悟,却不能为外人道的原因。

一个人仅仅希望能从外界获得关于道的认识,而不去用心体会,即便是圣人也不愿意教授他。”

学问渊博也不一定懂得大道,就像擅长辩论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一样。

无用的知识和辩术早已被圣人所摒弃,所以得道的圣人总是处于一种体悟大道的状态。

道,渊深似海,高耸如山,周而复始循环运转,主宰万物并赋予万物以永无穷尽的动力。

宇宙万物,都是因为有了道的给予,才不至于匮乏。这三段话,道尽天道玄机,孔子获益良多。

九戒老师,易名:水泉居士。哈师大中文系毕业,祖籍山东泰安。父亲为盲派八字学第五代传人。

九戒老师在严父的指导熏陶下,16岁即步入易坛。后来又师从于刘永发教授(哈师大中文系教授,黑龙江省易经学会理事)。专攻学习:李虚中子平八字学,王洪绪卜筮正宗六爻学,四明山人之地理学、一壑居士之阳宅大全堪舆学,台湾高明仁命名学,华南邵派风水学,古代面相学等学科。

九戒老师对《渊海子平》、《三命通会》、《断易玄机》、《麻衣神相》、《卜筮正宗》、《命名学》、《地理四弹子》、《地理直指原真》、《阳宅大全》(均为家藏珍本)等书籍有独到的见解和体会。

九戒老师现任:

九戒堂国学文化研究院院长

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山东省菏泽市分院院长

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常务理事

中华易经协会理事

第二届“中华文明杯”传统文化领军人物

中华易文化德易双馨人物

心理咨询师(高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备案

易学文化推广大使

东方国学先锋人物

中华传统文化杰出倡导者

华夏易学(国学)最具影响力引领人物

九戒堂国学文化研究院被授予为:中华易学(国学)行业楷模机构

主要学术成果见各大媒体官网—百度搜素:九戒老师

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