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电话
13351278083
在线咨询
2870549916
"码"上关注
华夏知名大师公众平台
华夏知名大师
中国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源头。该书分为《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附有卦辞和爻辞。《易传》含《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十篇解释卦辞和爻辞的文章,统称《十翼》。《周易》中包含有观物取象、万物交感、发展变化等哲学观念。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对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研究《周易》对中华武术的影响,对于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精华很有意义。
在中华易学、武术届有这一样为对易学文化与中华武术文化研究深入而成绩斐然并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一代易侠。
他就是缠海鞭杆传人,国家一级武术裁判,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武术六段,太极推手冠军,太极球冠军,鞭杆冠军,太极拳冠军的王三海先生。
王三海先生自幼习武,多年来深得名师指教,学术造诣颇深。坚持多年如一日,讲学传艺,授武传道,可谓桃李满园。
近些年来,王海先生游历于南北名山大川,拜师访友,传道授业,积极促进中华武术和太极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交流,为宣传绥化,扩大影响,打造“寒地黑土绥化——关东武术之乡"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认为《周易》对中华武术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系辞》对武术的作用如此云:“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杵日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书中还提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周易》通过这些论述,说明了武术保家卫国的社会价值,还阐述了武术械器的发明及其作用。
此外,《周易》还对武术与军事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比如《同人》云:“伏戎于莽。”“乘其墉,弗克攻,吉。”《复卦》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周易•大有卦》曰:“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这里主张遏恶扬善。《系辞》又云君子安其身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历代中华武术练习者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发展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奋斗理想,不断自我砥砺,不仅要求自己拥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更要求自己有治国平天下、为民族大义牺牲自我的民族责任感。比如,明代少林寺僧人以“保邦靖世即传灯”为理想,协助明军抗击倭寇,在淞江一役全部牺牲,可谓可歌可泣;抗日战争时期大量武林志士参军抗战,很多人都战死沙场,留下一幕幕血与火的历史长卷,书写了中国武术人一腔热血报国的伟大的爱国情怀。
王老师说:“《周易的基本思想是阴阳论。所谓“阴阳”不仅指构成宇宙的‘气’,而且指表现一切事物现象的性体及其作用的两种属性。《周易》的阴阳关系是相互对应而统一的,但这并不是说阳总是阳,阴总是阴,而是阳极而阴,阴极而阳,动极则静,静极则动。阴阳的概念是相对的。又是变化的。《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生变化。”可见在《周易》看来,阴阳、刚柔,动静原理就是宇宙间的最根本的法则。八卦掌就是根据《周易》的阴阳原理创立独特的功夫修炼方法。
在练八卦掌时,要动静结合,就是即要有套路演练的动,也要亚屗原地“桩功”的静,动是通过套路练人的手眼身法步以及动作的协调和肢体的柔韧性;静是修炼人的内气,使人的精、气、神不外漏,这就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通过静动的反复修炼,日久天长人体就能内气充实,经络畅通,身体轻灵。
八卦掌在套路的演练上也是以阴阳为基本原则,在套路练习时,要先慢后快,再回到慢,同时,还要上下肢协调配合。就套路演练而言,人的头部是阳,腹部是阴,上肢为阳,下肢为阴。如果是头部不正则精神不能集中,头脑中有杂念,则元神外散。这样,气就不能入丹田,气不入丹田则腹部不实,身体就不稳。如果上下肢配合不好,身法的变化和步法的变化不能相随,也就是阴阳没有相推,这样就不能练出真功夫。八卦掌在技击中要求:手脚齐到,手脚密切配合,前手和后手互用,前手捋后手立即打出,这都是符合《周易》阴阳理论的。
拳,这四点表现尤为突出。
太极拳内劲是指:以丹田为核心,以螺旋缠丝化打结合为主要形式的整体劲。这种劲刚柔相济、化打结合、四两拨千斤、无坚不摧。
在太极拳推手运动中,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诸劲的训练,始终以腰部运动为主要形式。在腰部运动中,以呼吸、收放、开合、蓄发为主要形式。对方向我打来,我在化解对方劲力时候,腰部由下向后向上运动,带动上肢旋转使来力放空。这就是杨氏宗师杨澄甫讲“粘者,提上拔高之谓也。黏者,留恋缱腃之谓也。”化解掉对方攻击后,对方回抽,我跟随回击。在发劲时候腰部向前向下运动,上肢挤按,将对方发出。腰部运动如同太极球的转动,始终不停。张三丰讲,“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就是说太极拳内劲是由丹田部位既腰腹部产生的。同时也指出太极拳内劲发放的方法——在打哼哈二气之间。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推手必须注意腰腹部运动,开始练习是不自由运动,天长日久逐步到达自由运动。逐步到达“动静全身、意在蓄神、不在聚气”的境界。逐步培植出太极拳内功内劲并且能够使用之。
王老师对鞭杆一直有着很深的情愫,他常年坚持勤习不辍,随身携带,可以随时找一片空地,演练“鞭杆”,比划“疯魔棍”和“苗刀”,也可以比划“绨袍剑”和“劈挂刀”、“青萍剑”,一棍多用,可谓便捷,省却了外出时携带一大堆兵器的繁琐。他拿起鞭杆,总会想起跟随恩师学习的岁月,一直在恩师的传授和指点下研习鞭杆艺业让他终有所成。
太极球运动起源于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王老师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创新出了太极球新型健康运动的有效方式。该项运动原理如蛇缠物状,不断裹缠球体做多维运动,使肩背得到最大限度拉伸;并通过激活腹部及腰胯,使脊柱不断做“S”型运动,全身关节做圆运动,达到松肩旋脊、自按摩五脏六腑,从而启动自身循环系统之目的。这项运动具有健身、养心、益智之功效;易懂、易学、趣味盎然,非常适合各类人群,尤其适合上班族、低头族和颈肩腰不适等亚健康人群习练。
太极球运动特点
1、有效性:太极球运动是全身的、多维的、协调的运动,能达到常规运动所达不到的效果, 对改善腰、颈、肩、便秘等亚健康问题有明显效果。
2、便捷性:太极球运动是一项可以随时随地的运动,可以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运动,对地点也没要求,可在家里、办公室、旅途中进行,可以边看电视边运球,边喝茶边运球。
3、标准性:太极球运动结合了各项运动的优势、特点,将无形转化为有形,形成标准化的运动流程,易学易练,通过不断习练达到最佳运动状态和运动效果。
4、安全性:太极球运动是一种无伤害轻器械运动,其功法体系完全符合人体结构及运行规律,适合各种年龄层的人日常锻炼。
中国人天性近道,善于利用各种途径来感悟道。好琴者以琴入道,好棋者以棋入道。琴棋书画都可以承载人的性格、智力以及喜怒哀乐等情绪,继而可以修身养性,用以悟道。而传统武术,就是这千万种方法中的一种。可见中国传统武术确实博大精深,其文化内涵是现代各类竞技武术所不具备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武术就是万般下品中的极品,可以让我们强身健体、增强意志、除恶扬善、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