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国人文化自信。
首页 > 专题活动 > 正文

灵宝玉堂天心总教嗣师薛妙清道长

作者编辑:admin发布时间:2024-03-28 14:46:56 浏览次数:171
 

生涯只在乾坤鼎,活计惟凭日月轮。

八卦气中潜至宝,五行光里隐元神。

桑田改变依然在,永作人间出世人。

独处乾坤万象中,从头历历运元功。

纵横北斗心机大,颠倒南辰胆气雄。

鬼哭神号金鼎结,鸡飞犬化玉炉空。

如何俗士寻常觅,不达希夷不可穷。

谁信华池路最深,非遐非迩奥难寻。

九年采炼如红玉,一日圆成似紫金。

灵宝玉堂天心总教嗣师薛妙清道长认为:修习道法,真正的修行人就要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释空心怀。

她在修习灵宝玉堂派的众法之宗中悟到了很多,并将此法传授有缘人,让他们生活幸福,事业成功,身心健康,财源广进,万事吉祥。

薛妙清道长说到:灵宝派为早期道教派别之一。由东晋末年葛巢甫在古《灵宝经》传授基础上进一步造作“灵宝”类经典之后所肇建。

葛巢甫是东晋著名道士葛洪的从孙,生当东晋晚期。在此之前很久,即有灵宝经书的造作与传授。东汉袁康所作《越绝书》,载有神人授夏禹《灵宝五符》经的神话 故事,略谓:“昔禹治水于牧德之山,遇神人授以《灵宝五符》。后藏于洞庭之包山(今太湖西洞庭山)。”“至吴王阖闾时,有龙威丈人得符献之,吴王以示群 臣,皆莫能识。乃今(使者)赍符以问孔子。”孔子告之乃《灵宝五符》云云。葛洪《抱扑子·辨问》有类似的记载。并谓:“《灵宝经》有《正机》《平衡》《飞 鱼振经》各一卷,盖以一篇为一卷。葛洪《遐览》篇所录之书出自其师郑隐所藏,证明在郑隐、葛洪之前,确有《灵宝经》问世。现《正统道藏》所存《太上灵宝五 符序》卷上,亦载有上述授经故事,所述《灵宝经》渊源,大至与《越绝书》《抱朴子·辨问》之说合,只是略有增益,其书名亦同于《越绝书》之《灵宝五符》。 据刘师培《读道藏记》考证,此序及文与北周甄鸾《笑道论》及《御览》所引《五符经》文合,证明它确是古《五符经》。此《太上灵宝五符序》共三卷,只上卷之 首段方为序文,其余为经,现将三卷皆标作序,“乃标题之讹也”。刘师培又据《太上灵宝五符序》卷上之“《五帝官将号》章,详析五方帝名及五色;《太清五始 法》章,以五藏、五常配五行,并及孤虚五相之法”认为“均汉人遗说,即出自汉季,亦未可知。”由上可见,在东汉末,至迟到汉、魏之际,已有“灵宝经”如 《灵宝五符经》的出现,只是道士们为了神秘其书,将其托为夏禹或帝喾所授或所传。其托始之辞虽不可信,而出世年代较早,却是可以从书中反映的时代思想特征 来断定的。

尽管灵宝经书出现的时间较早,但其卷帙一直较少,流传也不广。直到东晋中叶,继杨羲、许谧造作“上清经”之后,葛巢甫以古《灵宝经》为基础,加以附会引伸, 造作出大批“灵宝”类经书,才使其卷帙有所增加。也正是在葛巢甫等大量造作“灵宝经”书的时间,大致在杨、许造经之后,到其以经书传弟子任延庆、徐灵期之 前。杨、许造“上清经”始于晋哀帝兴宁二年(365),葛巢甫以经书传弟子任、徐在安帝隆安(397—401)末。葛巢甫所造“灵宝经”,在社会上很快得 以流传,当王灵期谐许黄民求受“上清经”时(在许黄民于元兴三年奉经入剡后),已是“风教大行”。据日本学者小林正美考证,葛巢甫造作的“灵宝经”,主要 有《灵宝赤书五篇真文》《灵宝赤书玉诀妙经》等。

葛巢甫及其后继者在造作“灵宝经”时,勾划出一个上自元始天尊,下至葛玄及其后嗣的传经谱系。《云笈七笺》卷三《道教所起》称:“今传灵宝经者,则是天真皇 人于峨眉山授于轩辕黄帝,又天真皇人授帝喾于牧德之台,夏禹感降于钟山,阖闾窃窥于句曲。其后有葛孝先之类,郑思远之徒,师资相承,蝉联不绝。”

灵宝派所奉经典,以较早出世的《灵宝五符序(经)《灵宝赤书五篇真文》,和稍后出世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简称《度人经》)为最重要。但因《度人经》 强调劝善度人,标出了该派立教的主旨,故被后世灵宝派道士所特别重视,并被《正统道藏》收作第一部经书,因此后来《度人经》就成了灵宝派的祖经,许多道士 皆为之作注。

灵宝派的修炼方法,主要是符录咒术,用它来召神役鬼,消灾除病,也用它上通天神,使修道者名登仙籍。又特别重视斋醮科仪,疑为葛巢甫所撰《敷灵宝斋戒威仪诸 经要诀》云:“夫学真仙白日飞升之道,皆为斋戒为立德之本矣。”陆修列也谓“斋直是求道之本。”因此他为道教撰写了大批斋醮科仪书,特别是灵宝斋仪。此 外,受上清派的影响,也讲存神、服气、叩齿,咽津。从其重符录科仪方面说,它与天师道相接近,而与上清派有区别;从其强调劝善度人方面说,又与天师道和上清派都不完全相同。大约至北宋初,方见灵宝派在江西清江县阁皂山形成传授灵宝经录的中心,被称为阁皂宗,使灵宝派再次显名于世。

玉堂派的精妙绝学,没有正宗的传承是不能悟得其法门的,薛妙清老师有机缘成为灵宝玉堂派古法传人,对此派绝学融会贯通、运用纯熟、神效奇特。

玉堂属于文教,擅长做解冤释结醮科,本命斗科(五斗星君醮科),百花桥度婴灵,百花桥度关煞,姜子牙水晶宫醮,鲁班造船科,玉堂斩铁蛇,送流霞,斩天狗,斩铁蛇,新房庆宅科等等。

现在有一种说法,灵宝玉堂派超度厉害一些。灵宝玉堂派超度法事确实厉害,也有特色。(灵宝玉堂派的移星转斗和斩凶退煞也比较厉害)灵宝玉堂超度法事厉害的原因是东华灵宝派影响较重和民间生存确实度亡为主。灵宝玉堂派超度有,五苦地狱灯,六道轮回灯科,开路科,玉堂灵宝大施食科。

玉堂派的传承字辈也比较特殊。都是以“真”字结尾。这一习俗与习惯和宁全真祖师的东华派非常相似。东华派的道士也是以“真”字辈结尾。但是两者在传承字辈相同的这件事上,应该没有直接关联。科仪仪制等要看情况而定。而对字辈,玉堂派有自己的解释。据《玉堂大法第二卷》记载“凡嗣师在太上曰弟子,在三界称真官,弟子曰学真”。

玉堂通戒

·戒不贪师曰凡人衣食之外皆为无用但日给之外不得过贪;

·戒不吝师曰一切身外之物并属尘劳常以随物济人为人不可悭吝;

·戒不傲师曰道在谦退和恭见一切人常加尊礼;

·戒不骄师曰得宠思辱居安虑危骄伪一萌损败福德;

·戒不欺师曰暗屋之中常如有所视勿萌欺心;

·戒不佞师曰道以真方不得謟佞;

·戒不淫师曰纲常之外不许越礼;

·戒不欲师曰物非我有勿起欲心;

·戒不盗师曰贪财即盗常戒不义之财何况作窃;

·戒不得随缘逐势争竞功名师曰不得恃势作威趍奔名利;

·戒不得祼露星辰及非礼神祠师曰日夜便溺不得对天面北及过神祠不得游玩若入庙皆为非礼;

·戒不得杀生毁命师曰草木为生活物为命勿生杀毁也;

·不得食啖六辛师曰六辛厌物昏神气乱真元不可食也

·巳上戒在俗在道皆可受持”

这二十四条戒文是《玉堂大法》原文,皈依的弟子可以授,嗣教传法的弟子除了以上戒文,还有传度十戒,奏职传度之时,法师登坛,会宣戒,询问弟子能持否,弟子回答能持。

从戒律里面看玉堂派道士可以吃荤,不用出家。但是也是有限制和劝勉规定的,《玉堂大法》:既已受度,当淡泊口腹,不得任意宰杀六畜,恣其甘肥,伤乱真性,若能常日食素尤佳,未能断荤,亦当食晨素,如未能晨素,凡三元,八节,庚申,甲子,本命生辰等斋日之可也,斋日前一日戒欲,正日戒荤,第三日从便。

灵宝派的修炼方法,主要是道门符箓。道门符箓是道士用“气通天真”之术,画以像真,请来天将入符箓中。既用它来召神役鬼,消灾除病;也用它上通天神,使修道者名登仙籍。这是早期道教除了炼丹之外,最重要的修炼方法。

当然,灵宝派修持最具特色的部门还在于斋醮仪式,故有“道教科仪出灵宝”之说。灵宝派特别重视斋醮科仪,认为这是成仙的根本。《敷灵宝斋戒威仪诸经要诀》上说:“夫学真仙白日飞升之道,皆以斋戒为立德之本矣。”灵宝派斋醮科仪的集大成者为三洞法师陆修静。陆修静也说“斋直是求道之本”。因此他系统性地撰写和修订灵宝斋醮科仪。从此,道教的斋醮科仪从内容到形式都得到了充实和提高,包括了“九斋十二法”,即上清斋二法;灵宝斋九法:金箓斋、黄箓斋、明真斋、三元斋、八节斋、自然斋、三皇斋、太一斋、指教斋;洞神斋一法,即涂炭斋。经过陆修静的努力,道教的斋醮仪式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后世道教的科仪再也没出过这个范围。斋醮法事是道教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方式,又是交通朝廷、影响群众的重要手段,对社会的影响很大。这些斋醮科仪,对道教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灵宝派向来以济世度人为宗旨,认为不应只求个人成仙,还要行善修德,普度众生,属于大乘道法。因此特别重视斋醮科仪,认为“斋直是求道之本”,在道教中素有“天下科仪出灵宝”之说。

历史上,灵宝派形成于南北朝时期,以传授洞玄灵宝部经而得名。魏晋时期,由于皇室对道教活动的限制,天师道的发展暂时停滞。但是社会上的一些散落各地的天师道教徒仍然十分活跃,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道派。

汉灵帝光和二年,太极真人徐来勒奉太上道祖之命,授葛玄祖师《洞玄大洞灵宝经》《上清斋法二等并三录七品斋法》《劝戒法轮经》《无量通玄转神入定》等道经,为古灵宝派的建立提供了经典和法脉传承基础。后来,葛玄祖师在吴国遇到了庐江道士左慈,得授《太清九鼎金液丹经》《三元真一妙经》养生练气功法和治病驱邪等秘法,刻苦修行之后“五通具足,化道无方”。因此,葛玄祖师得仙真传授真经是灵宝派开宗立派之本,师从左慈学习丹道方术则是安身立命、修行济世之本,此后葛仙翁四处游历,遍访名山大川,路遇精邪鬼怪皆以道法诛之。

《云笈七签》卷三《灵宝略记》记载:孝先凡所受经二十三卷,并《语禀》、《请问》十卷,合三十三卷。孝先传郑思远,又传兄太子少傅海安君字孝爰,孝爰付子护军悌,悌即抱朴子之父。抱朴从郑君盟,郑君授抱朴,于罗浮山去世,以付兄子海安君。至从孙巢甫,以隆安之末传道士任延庆、徐灵期等。世世录传,支流分散,孳孕非一。

因此,我们可以得知灵宝派早期的传承系谱为:葛玄传郑思远,葛玄又传海安君,郑思远传葛洪,后传葛巢甫,葛巢甫传任延庆,任延庆传徐灵期。在这一支的传承系谱外,葛玄同时还传给兄长葛孝爰,葛孝爰又传子葛悌,葛悌就是葛洪的父亲,这是葛氏家族祖孙三代间的传承,因此也被称为“葛氏道”。

《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记载:“太极左仙公葛真人讳玄,字孝先。于天台山授弟子郑思远。……思远于马迹山中授葛洪,洪乃葛仙公之从孙,号抱朴子,著内外书典。”“内外书典”是指葛洪撰写的《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外篇》。《内篇》二十卷,代表了魏晋神仙道教理论的最高水平;《外篇》五十卷,则是探讨社会兴亡治乱的重要著作。

在道经中多有记载。第二代郑思远传第三代葛洪,史称葛洪从“郑思远传受上清三洞、灵宝中盟诸阶秘箓,九丹指要。后携妻子登罗浮山,立坛昭谢天地,服饵大丹,举室升仙,果符仙公先知之征矣。”葛洪的从孙葛巢甫是编撰灵宝经的重要人物。葛巢甫在东晋时传授道士任延庆、徐灵期。据《南岳小录》、《南岳总胜集》、《南岳九真人传》,徐灵期曾在南岳衡山建衡岳观,于刘宋元徽二年九月九日,在南岳上清宫白日升举。

刘宋时期的道士陆修静是灵宝道经的集大成者,也是道教三洞四辅经教体系的创立者。他自称“三洞弟子”,是南朝道教革新的关键人物。史称陆修静“祖述三张,弘衍二葛”,南朝的一些高门士族,都纷纷接受他传度的灵宝法箓。陆修静在刘宋元嘉十四年,撰写《灵宝经目序》,灵宝道经已自成一体。经陆修静的弘扬,“灵宝之教,大行于世”。陆修静奠定了灵宝斋仪的主导地位,灵宝斋法从此风行于世。此后的道教科仪经典,所载斋法皆以灵宝为宗,甚至有“非灵宝不可以度人”的说法。

灵宝派以科仪闻名于世,更有“天下科仪出灵宝”之说。唐代高道张万福、杜光庭等人大多是三洞兼修。宋代以后上清、正一、灵宝各立宗坛,形成三山符箓,并得到了朝廷认可。灵宝派的传承有两大基地,一是浙江桐柏山,二是江西閤皂山。桐柏山一脉由司马承祯一系传承下来,受上清派影响较大,后来称为东华派。閤皂山道观在唐代并不太显耀,入宋以后,逐渐受到朝廷重视,香火兴盛,宫观屡次修建,建立灵宝宗坛,得到朝廷赐予的授箓“元始万神”铜印。入元后,閤皂山仍有相当地位,宫观建设不次于宋代。

北宋政和八年朝廷赐给授箓铜印,淳祐赐给授箓铜版,元朝廷也基本认可其授箓,道士李宗师每年在閤皂山八景玄坛传箓,还得到朝廷褒奖。元大德八年 (1304),元成宗以道教法箓源出张天师,为了统一江南各派道教,特命龙虎山张天师统领三山符箓,从此江南茅山的上清法箓,江西閤皂山的灵宝法箓,都归于龙虎山张天师的正一法箓之下。明代以后,閤皂山灵宝派逐渐衰落。

閤皂山的道士源自南北朝时期,一直到清代,閤皂山宗派传承延绵不断。从南宋嘉定七年第四十代到洪武十七年五十代,洪武二十七年五十一代,雍正十二年七十三代,五百二十年传了三十三代,平均约十六年一代。

正一教四大宗坛,阁皂山灵宝宗坛和逍遥山净明宗坛,都不出名。有历史因素,有文化因素。但是其教派内容被东华派,全真教,净明派所分别继承。

茅山上清出名除了晋到唐代出了很多名人大师之外,近代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民间故事和民间教派的传播。

龙虎山出名是因为他们是正一祖庭,南方道教魁首,不出名才奇怪。

灵宝派于前两年(2021年)正式恢复了传度资格,自此,四大宗坛(正一,净明,灵宝,茅山)全部恢复了被官方认可的身份。门下弟子在证件等方面可以获得单独的教派成员身份。

妙清老师原名薛艳平,1967年出生黑龙江绥化人,是北派八字代表人物,南看北算指的是北派八字绝学。妙清八字功底深厚能记忆上千八字,看过八字就像被储存电脑一样记忆自己大脑,被誉为活八字。

妙清老师抱着:“研究、发展、弘扬易学风水命理术数文化”的精神,默默耕耘。未来,妙清将以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社会进步为己任,不断加强德艺双修、传承易学经典,努力为更多的企业发展助力,为更多的家庭指点迷津。


0
推荐阅读: